2009年7月6日,77岁的沈阳第一机床厂朱凤仪老人翻出了当年的老照片,但和国徽铸造有关的已所剩
无几,回忆起那段难忘经历,老人感慨万千。
《新闻联播》里又出现了天安门城楼的画面,77岁的朱凤仪乐啊,像59年前一样兴奋。
59年前的那个夏天,朱凤仪永远都不会忘记,就在他18岁生日前几天,作为沈阳第一机器制造厂(沈
阳第一机床厂前身)工人的他,接到了制作新中国第一批国徽的任务。
知道这个消息后,他激动得彻夜未眠。在后来的一个多月里,他和工友们连夜赶制。
那枚国徽上,有他年轻时的汗水,有沈阳工业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的辉煌。如今,那汗水凝结成了永恒的
荣誉,伴随他终生。
任务保密 没敢告诉爸妈
2009年7月6日中午,午饭时间,记者来到了朱凤仪的家,正在吃饭的老人连忙撂下了碗筷,“饭什么时
候都能吃,咱先说事儿,你要采访的,是我这辈子最光荣的事,比啥都重要。”老人特意穿了一件白衬衫,
想找当年的老照片,但眼睛花的厉害,翻了半天也没有找到。
唯一找到一张别人用完的复印件,上面有老人的车间、年轻时的照片,眯着眼睛的老人指给记者看,“
你看,那时候我多年轻,才18岁。 ”
1949年7月,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,在《人民日报》上登出了向全国征求国
旗、国徽及国歌词谱的启事。
也正是此时,沈阳第一机床厂开始恢复和重建被国民党破坏的工业,作为沈阳工业复兴的标志企业之一
——沈阳第一机床厂,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赢得了制作新中国第一枚国徽的机会。
“小朱啊,有个重要的任务我跟你说一下,你一定要保密,不能跟外人说。 ”1950年7月的一天,师傅
裴庆江突然把朱凤仪叫到了身旁,宣布了一个“秘密”任务。
“制作新中国第一批国徽! ”听到这几个字,年轻的朱凤仪边挠着头边死盯住师傅的眼睛,“那是多至高
无上的荣誉啊,为中国制作代表国家的标志……”
那一晚,朱凤仪回家很晚,等家人都睡着了才进屋,躺下后他还蹬着被子没有困意,“心里就是激动,
领导又说要保密,我就连爸妈都没敢说,就自己躺在床上‘偷摸’高兴! ”
太兴奋和工友半夜看国徽
第二天,铸造车间组成了由裴庆江、焦柏顺、朱凤仪等十几人的专门任务小组。当2米高的国徽模型运
到机床厂,身高1.72米的朱凤仪一把就抱在了怀里,“第一次感觉世界上有这么金贵的东西,感觉比自己的
生命还重要。 ”
国徽要求由铝铸造,由于是建国初期,车间设备短缺,没有化铝罐,他们就找来车间废铁堆里的钢盔、
刺刀、铁管,自己烧红了做化铝罐。为保证铸件花纹饱满清晰,又从大连和内蒙古运来沙子做砂型,为了克
服铸件缩型的难题,他们用水不停加速铝件的冷却。“之所以要用铝来做,因为我们要保证国徽坚实可靠,
还希望它的分量不要太重。太重了恐怕会给天安门墙体带来损害。”朱凤仪说。
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,这十几名组员基本吃住在车间,半夜也不睡觉,经常半夜跑到模子旁边看着国徽
一点点成型,而每当这个时候,朱凤仪总能撞到同样兴奋得睡不着觉,来看国徽的工友。
他哭了电影上看到沈阳第一机床厂造的国徽
1950年9月20日,经过朱凤仪等人一个多月连夜地赶制,铸造国徽的任务终于完成,共铸造不同规格
国徽70枚。 当日,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,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。
那时,朱凤仪的兴奋还停留在将国徽抬上赴京货车的瞬间。因为家里没有电视,收音机也是几十户才有
一个,“就在心里悄悄祝福国徽能顺利到达。 ”1951年5月1日,沈阳制造的国徽被高高挂上了天安门城楼。
几天后,当时的铁西广场放电影,朱凤仪看到了大银幕上那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,他泪流满面。有
人问他为啥哭,他说:“那是我们厂子做的。 ”那人还问:“有你咋的,给你激动成这样。 ”他说:“就算没有
也高兴。 ”
因为那时还需要保密,所以不敢张扬,不过,朱凤仪还是自己回家偷偷地乐。
包括朱凤仪在内的10多人国徽制作小组并没有因此得到任何物质奖励。朱凤仪回忆说,当时只有组长
裴庆江在国徽出厂之后承诺要带工人们用名牌香皂洗澡,不用“胰子”。但后来这个承诺还是没能兑现。如今
,组员们大多失去了联系,或已离开人世。
然而,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,都没人计较奖励之类的,“因为那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,值得我骄傲一
辈子的事。 ”1955年,老人第一次到北京,特地到天安门前看那枚他用汗水铸就的国徽。他说他在那里站
了好久,端详了好长时间。很想留张影作纪念,但那时没有相机。
2004年11月4日,在央视的一档节目上,朱凤仪终于圆了自己半个世纪的梦——和国徽合了影。
老人的家里没有一枚国徽,哪怕是小的,但老人不遗憾,“我参与铸造了新中国第一枚国徽,它永远在
我心里。 ”